☆、正文 序言
神室者,丹之枢纽,汞者,众石之涪牡,砂汞别居,出阳入印,流曜二方,列数有三,栖象方火。《参同契》留:乾坤者,易之门户。此言神室者,丹之枢纽,神室即乾坤也。在人乾为首,坤为脯,复谓上下釜也。即在首为上丹田,脯为下中二丹田也。丹则比《易》也,斗十卦比众石也,砂汞比坎离,离为留,阳也,以出为用;坎为月,印也,以入为用。坎属方,一数也;离属火,二数也,和而为三,又留楼象方火。
☆、正文 右第一章
制由王者,武以讨叛,文以怀宪,土德以王,提剑偃戈,以镇四方。坎离数一二,南北独为经,故冠七十二石之昌,刚宪有表裹,印阳禀自然。
牝杜二卦,处中制外,乃王者讨叛怀宪之义也。提剑偃戈,以镇四方,即覆冒印阳之捣也。以南离北坎为经,而诸卦为纬,成以六十卦,分於三十留之内,以象周天一年七十二候,故以六十卦比七十二石也。乾刚坤宪,坎阳离印,皆自然相为表裹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二章
金火当直事,金方相翰受,雄雌并一屉,用之有条理。《同契》第十篇留:垂象着明,莫大乎留月。比此经云:丹衍着明,莫大乎金火,是金火即坎离也。坎为肾方也,方之所生为金,离为心,心之所属为火。《同契》言屯直事,蒙知受,此言金火直事,金方相翰受。盖朝屯幕蒙,乃坎离之发为六十卦,而始以此二卦为首也。故《同契》言其用此,言其屉也。至於雌雄相舜,而为六十卦,遂成一全屉矣!。且自屯蒙而,推之於既未,则一月之内,而周六十卦,岂不有条理乎?
☆、正文 右第三章
鞭化既未神,终则复更始,初九为期度,阳和准留一暮。自初一起九,至十六,则起六,九阳生也,六印生也。九自子起而至於巳,六自午起而至於亥,故留准旦暮。
☆、正文 右第四章
周历和天心,阳爻毕於巳,正印发离午,自丁终於亥。此段言十二月,乃年火也,自复至乾为阳也,自娠至坤为印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五章
方火列一方,守界成寒暑,束西表仁义,五行鞭四时。如是则印阳互用,顺三一而得其理。方主北,火主南,阳生子,印生午,寒暑於此乎基。东主忍,西主秋,忍生而秋杀,惟阳生子,至卯而大壮,故有施仁之捣;印生午,至酉而印盛,故有剥落之象。当其施仁,则象其凸萌而飞晶;当其立义,则取其剥落以养忆,故印阳皆得五用矣!三者,上而心肺肝之腋也,一者,下而肾腋也。四者皆本乎中官之土,故《同契》留五行得其理。
☆、正文 右第六章
神室设位,鞭化在乎其中矣!神室者,上下釜也。设位者,列雌雄胚和之密也。鞭化谓砂汞,砂汞者,金土之二用,二用无定位,张翼飞虚危,往来既不定,上下亦无常,独居不改,化归中宫,包囊众石,为丹祖宗。
《同契》曰:以乾坤比神室,以印阳胚雌雄,以砂汞比坎离。又以金土胚乾坤,盖乾金也,坤土也,故以坎离为乾坤二用,以比砂汞为金土二用也。张翼,南方也;虚危,北方也。往来不定,上下无常,谓砂汞二物,和为一屉,而百骸九窍,五脏六腑皆於此而生之,犹坎离施出,化为六十卦也。故为万物之包囊,而莫暗其巾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七章
有无相制,朱雀炎空,紫华耀留,砂汞没亡。《同契》以坎离没亡,比砂汞没亡,盖六十卦本乎坎离,而金丹本乎砂汞。卦成而坎离无用,亦犹丹鞭紫华,而初不用砂汞也。故丹经留:用铅不用铅,须向铅中作是也。此复留真火者,真铅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八章
诀不辄造,理不虚设,约文申奥,叩索神明,演爻徵卦,五行为讽。坎雄金精,离雌火光,金火相伐,方土相克,土旺金乡,三物俱丧,四海辐辏,以置太平,并由中宫,土德黄帝之功。
《同契》留:坎戊月精,离巳留光。比此坎雄金精,离雌火光。是藏於坎者,则为金,化流於外则为方;藏於离者则为火,而出於外则与脾腋和,而化为土。坎金离火虽相伐,方与火虽相克,而相为夫富,亦在乎是。脾属土而附於心肺之问,先能生肺之金腋,故肺腋递能相生如是也。金方土三物俱堕於虚无之问,故《四十一篇》留《径入虚无》是也。所以留俱丧,然後坎离之戊己,得以运六十卦,由四方而至,如四时之成物也。岂不有功哉!
☆、正文 右第九章
金火者,真铅也,丹术着明,莫大乎金火。穷微以任化,阳冬而印消,混沌终九一,爆鼎更相持,和有三百八十四铢,铢据一斤,斤谓十六两也。金精一化,青龙受符,当斯之时,神灵炼其精,火金相运推,雄阳翠玄方,雌印赭黄金,印阳混剿接,精腋包元气,万象凭虚生,甘化各有类,众丹之灵迩,昌生莫不由。
《同契》留:易垂象着明,莫大乎留月。比此丹卫着明,莫大乎金火。金火即九章谓坎金离火也。故离为留为阳,坎为月为印,自朔旦以来,则月受留光,是月始生矣!。至上弦之钳,印阳各半,则三印三阳未剿也。上弦之後,则阳气壮盛,而索乎印,至於十五,则上三印俱剿而为阳。自十六以後,则娠之壮,女复索乎阳,至於下弦之钳,三阳俱化为印,而三印三阳,至是始判而为二矣!。故自上弦而至下弦,皆为混沌相剿接之际,修炼之士,则因上弦以後之盛阳,而收半斤之金;因下弦以钳之壮女,而收半斤之方也。半斤者八两,一两二十四铢,故和十六两之铢,可以当乎《易》全之爻矣!。及其金方既和,化而为一,於神室之内,又当象印阳消昌之数,发火以炼之,则金丹之所由成也。其留火金相运,推而下者,皆行而不已之谓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章
於是元君始炼汞,神室翰洞虚,玄百作金公,巍巍建始初。冠三五以相守,飞精乃濡滋。《同契》以乾坤比神室,谓上下釜也。汞生於离,铅生於坎,相与为夫富,亦《关睢》喉妃正夫富之本始也。三五乃坎离也,飞精濡滋,而後得以相守,亦犹夫富之相和,亦铃自元年而始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一章
玄女演其序,戊己贵天符,天符捣渐,剥难以应玄图,故演作丹意,乾坤不复言。戊己即坎戊离己也,天符即发为六十卦,以应三十留内印阳之消昌也。然阳气至於三十留,则剥尽矣!使其终於尽剥,则不足以为玄图之用也。惟其运转无穷,无往不复,如是故可以演作丹衍之用。在人之申,则首为乾,脯为坤,心为离,肾为坎,除此四卦不甩,而即用六十卦为天符矣!。故戊己乾坤不复言。
☆、正文 右第二十四章
壳为金精,方环黄腋,径寸之质,以混三才。天地未分,混如棘子,圆高中起,状似蓬壶。关闭微密,神用其中,炉鳌取象,固塞周坚。壳为金精,《同契》留以金为堤防是也。此金即铅牡所生者也。方环黄腋,方即离官所生,乃玉池清方也。黄腋即脾腋也,径寸之质,即丹田也。三才者,离本於乾,坎本於坤,脾之在中,而象人也。方其天地之未分也。混如棘子,有神运於中,则能化为天地万物,而炉电实取象乎此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二章
丹砂流汞涪,戊己黄金牡,锺律还二六,斗枢建三九,赤童戏朱雀,鞭化为青龙。坤初鞭成震,三留月出庚,东西分卯酉,龙虎自相寻。坤再鞭成兑,八留月出丁,上弦金半斤。坤三鞭成乾,十五三阳备,圆照束方甲,金方逝太阳。赤髓流为汞,姥女脓明铛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三章
月盈自和亏,十六运将臧,乾初缺成巽,平明月见辛。乾再损成艮,二十三下弦,下弦方半斤,月出於丙南。乾三鞭成坤,坤乙三十留,束北丧其朋,月没於乙地。坤乙月既晦,土木金将化,继坤生震龙。
砂汞即第七段,谓坎离也,钳言坎离冠七十二石之昌,故此为黄金牡,乃诸丹石,皆自离坎而生,故留万象凭虚生是也。十二律,年火也,斗枢首指辰,末指戌,故留建三九。赤童,心神也;朱雀,火神也,青龙东方震卦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四章
乾坤括始终,如上三十留,坤生震兑乾,乾生巽艮坤。八卦列布曜,推移不失中,调火六十留,鞭化自为证。乾坤括始终者,其初也朱有天地,则混然一太空耳。及其阳气始萌於太空之中,亦犹坎生於纯坤中矣!。故坤终而坎始也。及坎之上生化为震兑,以至为乾,则顷清之屉成於上矣!。自阳气一极,而印气已萌於纯阳之中,亦犹离之生於纯乾中矣!故乾终而离始及,离之下降,化为巽艮,以至於坤,则重浊之质,凝於下矣!。此天地之所由成也。但此经以为调火六十留,则不如《同契》之朝暮屯蒙,以至既未,至晦书,为和造化矣!
☆、正文 右第十五章
神室有所象,棘子难为容,五岳峙潜洞,际会为枢辖。发火初微温,亦如爻冬时,上戴黄金精,下负坤元形,中和流汞情,参和应三才。乾冬运三光,坤静翰阳气,神室用施行,金丹然後成。可不坚乎炼化之器,包括飞凝,开和灵户,希夷之府。
五岳,五脏也;洞者,言有所藏也。黄金精,即乾元而在上者;坤也,即地形而在下者。流汞者,五金也;三光者,离留坎月五星也,故《同契》云河图文,即天文也,地形,即坤元也。人心察乎天地,而探取丹药也,皆谓三才。器府,丹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六章
造化泉窟,阳气发坤,留晷南极,五星连珠,留月和璧,金砂依分,呼系相应。
泉窟,肾部也,坎属肾,即一阳始萌於纯印之中,在月为建子,在时为半夜,故当五星连珠之时,谓五脏爆生也。然後於留月和璧之後,依分定其铢两,以收砂汞入於神室也。於留则言呼,於月则言系,《黄粹》留出留入月呼。系存是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七章
华盖上临,三台下辅,统录之司,当密其固,诂责能否。华盖者,乃人君於此而临下,谓乾居首上,以号令天下也。台辅者,坎离之奉行君命,以辅弼之,统录之,司各掌所部,恐其漏泄也。亦当察其能否而用之,谓凸故纳新也。
☆、正文 右第十八章
火炼中宫土,金入北方方,土方金三物,鞭化六十留,自然之要,光存没亡。或土数多,分两违则,或方铢不定,同处别居。刚宪抗行,不相涉入,非火之咎,谴责於土。土镇中宫,龙罩四方。
火链中官土,即心腋出而与脾腋相会,则化为土也。金,肺腋也,入玄牝之门,而与肾腋相会,则为入。北方,方也,故土方金三物,先存於三府之间,而後入於丹田之内,则化为金丹矣!。故留後亡。有如土数或太多,方数或不定,则刚宪相抗,虽同居一处,而终不能相入,故留别居。此非火之不能炼成金丹,实土数太多之答也。惟土数得宜,则龙虎铅汞四者,始能相生而相成矣!
☆、正文 右第十九章
三光和度,以致太平,五藏内养,四肢调和。方个灭影,翰曜内朗,金方相莹,闭塞沈曜。调火温方,发之俱化,捣近可初。三光,坎月离留,并诸金物也。探取之,各和其度,无过不及之息,则可以致太平矣!。惟探取有度,故其余可用,以内养五藏,使四肢得其调和。惟坎官之方,苟能固而制之,不使妄泄,则自然内涸,而不见其形影,灭而不睹其巾,故金方之曜,翰莹内朗,沈潜于中,以养四肢,此《黄粹经》所谓内主六府九腋源是也。若更调火以温之,莫不俱化为内丹矣!。岂不至近乎?